沈从文小说赏析
约 1046 个字 3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
沈从文小说赏析¶
- 《沈从文全集》(3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)
一般作家不封笔不会出全集。而沈从文的全集还有很多的散逸之作,因为:1. 战乱时代文献资料容易丢失;2. 沈从文有很多的笔名;3. 沈从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受重视;
裴春芳《沈从文小说拾遗》(《十月》2009年第2期)
汪成法《沈从文的〈边城〉》(《书屋》2004年第11期)
- 1950年4月25日的《文艺报》“文艺动态”:文学名著《边城》《水浒传》《腐蚀》将先后由上海文华影片公司制成电影。《边城》系沈从文原著,三年前由桑弧改编成电影剧本,最近又经师陀重新编写,近期即开拍。《水浒传》将由文华编导委员会集体整理,并请郑振铎、王天木为顾问。茅盾名著《腐蚀》由佐临编剧。
- 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沈从文非常落寞;
- 郭沫若称沈从文“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对派而活动着。”
- 《略评沈从文的〈熊公馆〉》延续着“清客文丐的传统”的“奴才主义者”和“地主阶级的弄臣”;
- 北京大学“民主墙”标语:“打倒新月派、现代评论派、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。”
- 新月派:闻一多、徐志摩、卞之琳,提倡新格律诗,1927为界,从北京到上海;
- 现代评论派:主张自由主义立场的知识分子;
- 第三条路线:停止内战,国共和谈,实行西方民主制;
一、沈从文的一生¶
沈从文(1902-1988),原名沈岳焕,著名的现代小说家、历史文物研究家,曾用过休芸芸、甲辰、上官碧、璇若等笔名。
赵园:沈从文出身军人世家,祖父为清末湘军将领,父亲、长兄及六弟均从事军职。沈从文幼年不喜读书,经常逃学,逃学期间对故乡的自然景物、风俗人情与苗族文化、传说有广泛的认识和细膩的观察,为日后的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。
想了解更多可以看《从文自传》。
二、《边城》解析¶
(一)对沈从文和《边城》的不同评价¶
- 《边城》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,标志其小说创作进入完全成熟境界,使其审美理想最终得以确立。
- 反动文人说、世外桃源说、淳朴民风说、浪漫现实说;
- 曾祺《又读<边城>》、易道禅《质疑文坛三城(之二)——沈从文与<边城>》;
(二)《边城》题解及“乡下人视角”¶
- 《从文小说习作选·代序》: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,那可不是我。我只想造希腊小庙。选山地作基础,用坚硬石头堆砌它。精致,结实,匀称,形体虽小而不纤巧,是我的理想的建筑。这庙里供奉的是“人性”。
- 一种“人生的形式”,一种“优美,健康,自然,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”。
(三)“文本破绽”?¶
- 刘洪涛《<边城>:牧歌与中国形象》牧歌挽歌
(四)《边城》的语言¶
- 《<边城>病句例析》《<边城>“病句”别解》
- 用词不当: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。这里“同”字很明显应改为“从”,这是介词使用不当。
- 顺序不当: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,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。这个句子的主语是“生命”,谓语是“觉得”,很明显主谓搭配不当。可将它改为:“在成熟中的翠翠觉得生命中好象缺少了什么。”或“翠翠在生命的成熟中,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。”
- 省略不当: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。“后”字后面应加个“来”字才通。
- 成分多余:把人渡完事后,就会回家里来吃饭。“事”与“里来”都是多余的。
- 陌生化写作效果
- “病句”中品出“乡(湘)音乡(湘)味”;
- “病句”中品出语言的幽雅与品位;
- “病句”中品出人物品性与幽默;
- “病句”中品出作品的情趣;
本文总阅读量次